Q
ELISA試驗常見問題
A1、ELISA試驗出現非常弱的結果,常見有7種原因,其解決方法如下:1)可能原因:溫育的時間或者溫度不夠;解決方法:校正溫育箱溫度。2)可能原因:顯色反應時間太短;解決方法:校正定時鐘準確定時。3)可能原因:所用配制緩沖液的蒸餾水有問題;解決方法:使用新鮮合格的蒸餾水。4)可能原因:加入抗體/酶的稀釋液濃度太低;解決方法:按照說明書保存試劑盒和準確配制工作液。校正移液器,吸嘴要配套,裝吸嘴時要緊密。5)可能原因:酶標儀濾光片不正確;解決方法:檢查酶標儀使用的濾光片。6)可能原因:試劑盒沒有充分平衡;解決方法:試劑室溫平衡至少120分鐘,確保所有試劑已平衡至室溫。7)可能原因:不正確的試劑儲存方式;解決方法:按照說明書要求保存試劑盒。2、試驗結果白板,而且陽性對照不顯色,應如何分析和查找原因?答:試驗結果白板,而且陽性對照不顯色,常見原因如下:a)可能原因:漏加或者誤加試劑;解決方法:檢查試驗記錄和剩余試劑。每次加液前均應核對標簽。b)可能原因:試劑過期;解決方法:使用有效期內的產品。c)可能原因:洗板液配制中出現問題,如量筒不干凈含HRP酶抑制物(疊氮鈉等);解決方法:使用干凈的器皿,正確配制試劑。d)可能原因:溫育的時間或溫度不夠;解決方法:校正溫育箱溫度。e)可能原因:標準品失活或者丟失;解決方法:標準品正確保存、溶解和混勻。f)可能原因:抗體失活或者丟失;解決方法:更換抗體或者提高抗體濃度。g)可能原因:酶失活或者丟失檢查方法:把工作濃度的酶再稀釋20-100倍,取5uL加入100ul的顯色液A和B混合底物,終止后顯色是否能達到1.0左右,此為酶的粗略估計。解決方法:更換酶或者提高酶的濃度。h)可能原因:顯色底物失活檢查方法:加少量的工作濃度的酶,TMB是否很快顯色。解決辦法:更換顯色底物。3、試驗結果空白背景高,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答:試驗結果空白背景高,常見原因如下:a)可能原因:洗板不干凈;解決方法:充分洗滌,徹底拍干;洗板要防止交叉污染;濃縮洗液準確配制;吸嘴盡可能一次性使用;加樣或加酶拍板的濾紙應棄去不用,不要反復使用,否則易造成污染。b)可能原因:顯色液變質或者試劑過期;解決方法:檢查試劑盒有效期。c)可能原因:蒸餾水受酶等污染;解決方法:使用新鮮蒸餾水;d)可能原因:試劑混用;解決方法:不同批號試劑勿混用。e)可能原因:培養箱溫度超過37℃或反應
Q
做ELISA實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A1、ELISA操作前準備工作試劑盒的選擇ELISA操作前,應做好實驗的設計、選擇適合自己檢測范圍和靈敏度的試劑盒、提前訂購和準備試劑及耗材、處理樣本等準備工作。樣本處理在收集標本前需有一個完整的計劃,需要清楚要檢測的成份是否足夠穩定。ELISA檢測提倡新鮮標本盡早檢測,對收集后當天就進行檢測的標本,及時儲存在4℃備用,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標本,請取材后,將標本及時分裝后放在-20℃或-80℃條件下保存。因冰室與室溫存在一定溫差,蛋白極易降解,直接影響實驗質量,所以避免反復凍融。2、ELISA標準品稀釋標準品嚴禁反復凍融。標準品的倍比稀釋應事先做好準備,如離心管的準備和編號以及稀釋液的準備;稀釋時,應充分混勻;采用進口或者硅化的EP管,減少蛋白吸附。在實驗孔內進行倍比稀釋時,注意操作規范,槍頭勿刮劃預包被的孔底。注意:睿信品牌試劑盒標準品是已倍比稀釋好的,是即用型標準品。3、ELISA操作中的洗滌洗滌是ELISA實驗中是最多次數的操作,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驟。不嚴格的洗滌容易出現洗不干凈或交叉污染現象,實驗重復效果差的現象。不管用多道加樣器、洗瓶、吸管,還是洗板機,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不要減少步驟洗滌的洗滌體積、洗滌時間和洗滌次數。注意標準化操作將減少實驗誤差和不同實驗之間的誤差。操作者常出現洗板不干凈現象,請比照“手工洗板小貼士”操作:a)洗液不要溢出孔外,以免污染相鄰的孔,特別是每次洗板的前兩遍,若高濃度的孔污染了低濃度的孔或空白孔,其造成的交叉污染的孔是洗不掉的,背景肯定會增高。b)特別注意:設計實驗的時候要考慮實驗孔的位置,保證甩掉洗液時,空白孔、低濃度孔或陰性對照組在上面或一側或分開最好。同時注意甩掉洗液的動作翻轉(從正上方旋轉120-150度)要迅速、干脆。甩板不要手腕左右搖擺、旋轉來甩液體!甩出后以直線方式補2-3次甩出液體。c)用干凈的濾紙,不要用衛生紙,因為細小粉塵或者碎屑容易吸附到孔底,導致洗板不干凈,結果偏高或偏低,重復孔的數值也會相差很大。d)每次拍板不要重復在一個地方拍,特別是洗去酶的步驟;拍板不宜過輕,否則拍不干凈,拍板很用力不會對蛋白有什么影響。但注意不要太重,以至把板條給拍斷。每次洗板后輕叩幾下,最后一次一定要扣干凈。e)不能減少洗液體積、洗板時間和次數。洗板時間太短,洗板效果不佳。延長洗板時間和增加洗板次數可以使
Q
ELISA實驗步驟
A1、固相載體選擇聚苯乙烯:具有較強的吸附蛋白質的性能,抗體或抗原吸附其上后仍保留原來的免疫學活性。聚氯乙烯:聚氯乙烯對蛋白質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高,但空白值也略高。良好的ELISA板應該是吸附性能好,空白值低,孔底透明度高,各板之間、同一板各孔之間性能相近。2、包被①板孔的選擇:ELISA級別的微孔板;②抗體選擇:選擇支持ELISA實驗的抗體,根據推薦濃度稀釋或摸索最適濃度;③包被緩沖液:pH7.2磷酸鹽緩沖液;④包被溫度:2-8℃過夜包被或室溫(37℃)包被2h;⑤包被濃度:包被濃度隨載體和包被物的性質可有很大的變化。一般包被濃度為1ug/ml-2ug/ml3、封閉①包被之后一定要立即封閉(封閉非特異性抗體);②選擇效果較好的封閉劑(細胞培養級BSA、Tween等)。4、加樣及孵育①加樣時應將所加物加在ELISA板孔的底部,避免加在孔壁上部,并注意不可濺出,不可產生氣泡;②孵育的時間及溫度參考試劑盒說明書。如有條件,建議加樣孵育時使用shaker震蕩儀,推薦軌道直徑3mm,轉速在500±50rpm;③檢測抗體、酶標物的稀釋比例、孵育溫度、孵育時間嚴格根據說明書提示;④洗板對于ELISA來說,是極其關鍵的一步,保證ELISA的特異性;⑤封板膜一定要一次一換,切勿二次甚至多次使用,以防交叉污染。5、顯色和終止①使用前需檢查,底物在加入96孔板之前應為無色透明;②顯色底物需現配現用,避免污染;③孵育時間,說明書上為參考范圍,具體需要根據實驗條件自行摸索?蓞⒖紭饲鷿舛茸畲罂椎念伾,變為藍色較明顯時即可。